【醫學新技術】醫管局新技術鑑別毒菇品種 助尋中毒源頭以提醒大眾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05/18 07:00

最後更新: 2023/05/18 14:23

分享:

分享:

部分本地發現的有毒菇菌。(醫管局提供)

本港有超過380種菇菌種類,大部分都不能食用,部分如本地毒性最強的鵝膏菌,誤食更可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。但市民誤摘、進食有毒菇菌個案每年仍有數宗,近年個案有上升趨勢。現時臨床上辨別有毒菇菌的方法,往往受限於涉事菇菌的保存狀態。醫管局近年利用基因排序技術,鑑別毒菇品種。一些較新,或未曾在香港發現的有毒菇菌品種,亦可透過此技術鑑別,有助醫生找出所中毒素,節省再作化驗的時間和成本。

新技術限制較小 可獲更多資訊

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張耀君指,現時主要以病人臨床病徵、真菌學家鑑別和毒理化驗作依據,準確度雖達7至8成。但若有關菇菌因烹調等原因已無法辨認,或該品種未曾在港發現,現有方法就較難分辨菇菌種類。新方法則透過真菌或胃液樣本抽取DNA,利用 PCR和測序技術獲得菇菌基因序列,再與國際物種基因資料庫比對,找出相似品種。團隊在臨床個案中挑選43個真菌標本作測序。結果顯示,近8成的案例可透過此技術得到更多資訊。如結果顯示,有關毒菇菌有在市面出售或屬本土品種,相關部門可作公佈,提醒市民避免食用。

以往曾有案例於進食野菇後,因冒汗、屙嘔求診。臨床初步判斷只懷疑是毒蕈鹼 (Muscarine)中毒。真菌專家則未能得知菇菌品種。團隊進行基因測序後發現,該野菇的基因排序和海南醫學院團隊該年7月所發表文獻中,發現的新品種「絲蓋傘屬真菌」極為相似,而該品種所含毒物和化驗結果吻合。張耀君指,這令臨床團隊「可以清楚敵人是誰」,他們可更有信心治療,不必再化驗以排除其他可能性。新品種的有毒菇菌從前較難辨認,因「期刊需時出版、更新」。

2020年成常設服務 植物中毒亦可應用

此技術亦可用於植物中毒的化驗中。有個案服食不明植物的豆篋和根部後,出現乳酸中毒,臨床懷疑為「麻瘋樹、石栗或含氰苷植物」中毒,但化驗結果卻未發現有關毒素。經抽取病人胃液樣本作測序後,驗出豆薯的成份。及後病人尿液樣本中亦發現豆薯種子所含毒素「魚藤酮」,成功找出源頭。

張耀君表示,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2018年開始嘗試應用這一新技術,兩年後成為常設服務,如醫生認為臨床上有需要就可以進行化驗。

張耀君採訪中再三呼籲市民,切勿自行採摘野菇進食,以免引致中毒。

任職瑪嘉烈醫院逾10年的張耀君,是今年醫管局優秀青年獎得主。他感謝身邊同事和導師,又寄語年青醫生「大家一齊努力工作」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李梓𨭎